《诗经》农事诗研究
作者: 张春霞  日期:2001-05-01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以农为本 天人合一 农事诗 乐天知命 农业文化 
描述:本文运用社会文化学的理论分析了《诗经》这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选集的一 个重要主题——农事诗,共四章。第一章就农事诗的概念和基本篇目作了简单的 说明,将农事诗界定为:《诗经》中描述农事以及与农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宗教 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诗歌;其篇目从狭义上定为《七月》、《楚茨》、《信南山》、《甫 田》、《大田》、《思文》、《噫嘻》、《巨工》、《丰年》、《载芟》、《良耜》等十一篇。 第二章对农事诗的研究史进行了梳理,概括了不同阶段的特点。第三章是本文的 主体部分,从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四个层面对农事诗的农业文化特征给以整 体的观照。历史层面通过对农事诗的研读,结合同时代其他典籍,勾勒出西周社 会农业生产的整体面貌及当时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农业社会生活面貌及春祈秋 报的农业礼制风俗。政治层面从两个角度,即文本本身所反映的重农精神和历代 经学家所给予的政治意义来分析农事诗所蕴涵的政治观念。哲学层面从农事诗所 蕴涵的天命观、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神灵的关系三个角度探讨周民 族所特有的尽人事而敬天命、先人事而后鬼神的理性精神。文学层面从内容特色、 表现技巧两方面来探讨农事诗的文学特色。第四章是本文的结语,在第三章的基 础上,初步探讨传统诗歌与农业文化、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诗经·豳风》研究
作者: 黄玲  日期:2007-04-01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豳风 研究 周公 
描述:本文对《豳风》的研究试图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文化背景,从微观上切入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对整个《豳风》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以文献考辨为基础,重新细细审查丰富完整的传世文献,通过文史互证等方法,进一步探讨以下相关的重要问题。 “豳”之地望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豳”地应该包括今天陕西省咸阳市旬邑、邠县以及甘肃省庆阳市庆阳县、宁县、正宁县一带。 《豳风》是周公的专辑,七篇均或周公所作,或为周公而作,或诗歌内容与周公密切相关,否则不入此风。“豳”非诸侯国名,乃周人先祖的居地,周公作为这一专辑的主人公,其当时的历史地位堪与先祖并重。 《七月》是周族的农业史诗。诗作为周族的农业史诗出现在《豳风》并成为其代表并非偶然,周是一个非常重视农业的民族,其起源、发展和繁荣都与农业息息相关。《七月》正是周公追述先祖居豳时的农事诗,作于西周初年。将《七月》作年从西周初不断往后推移之傅斯年、徐中舒、陆侃如、冯沅君先生的“春秋说”,郭沫若先生的“诗的时代当在春秋末年或以后”说皆难以成立;谓《七月》为豳地旧诗、作年甚古也无法令人信服。当今学术界广泛流传的底层劳动人民所作及小奴隶主作说,亦不可取。《七月》作者,当尊《诗序》为周公无疑。郑玄注《周礼》言及《豳诗》《豳雅》《豳颂》,形成了《七月》一诗备三体之说,指《七月》诗虽居《风》中,却既似“雅”又像“颂”,包含了风、雅、颂三方面的内涵,然《七月》仍是一首完整的风诗,三体当为合一之三体。 《鸱鸮》不是“劳动人民”所作,《诗序》所引《金縢》是可靠的,在没有新的更可信的材料发现以前,我们仍然相信《鸱鸮》为周公所作。《鸱鸮》并不是规范的“禽言诗”,而是一首名正言顺的寓言诗。 傅斯年、徐中舒先生提出《东山》是“鲁诗”,然是说种种理由均不能够成立。《东山》是成王时关于周公的诗,至于其作者,学术界多赞同归士自作说。古时山以东南西北为名者为常事,一般乃依都邑所在之方位而言。“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之“东山”为《东山》诗之“东山”证据还不充分,只备一说。 《破斧》作者,《诗序》说是“周大夫”,姚际恒、方玉润以为“四国之民”,皆不然;《破斧》乃参加东征的士兵胜利归来后所作。诗中“周公”为周初之周公旦无疑,诗有“周公东征”作为最可靠之内证,作于周公东征胜利后。“斧”“戕”“锜”“銶”非兵器,乃军士筚路蓝缕、除道樵苏所用器具。 吴汝纶谓《伐柯》与《九罭》本为一篇,非是。《伐柯》《九罭》确为两篇,无合一之理由。据考察,两篇均为婚恋之诗。《伐柯》侧于婚,《九罭》重于恋。编诗者采此二诗入《豳风》,以《伐柯》喻周公东征已胜利,将归未归之际,谓成王当以隆礼迎周公也。《九罭》之背景与《伐柯》同,表达的却是异地异人的感情,即东人对周公的留恋之情。 《狼跋》一诗,程颐、朱子等宿儒指出狼乃恶兽,不当喻圣人。事实上,狼在古代尤其是《豳风》的时代并不是邪恶的象征,以狼为贪婪、邪恶之代表是后人的问题,。《狼跋》中的狼,是威猛不可侵犯的,以狼比兴周公之威风凛凛,是理所当然的,不应存在任何疑问。现代学者陈良煜对“狼跋其胡,载疐其尾”与“狼疐其尾,载跋其胡”有新的见解,然其能否成立,有待进一步研讨。《狼跋》乃东征胜利后,作者对周公发自内心由衷的赞美。狼兴周公,威猛地猎其物,喻周公东征伐四国之圣人气象。
《诗经》与先周部族文化
作者: 王培臣  日期:2007-04-01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先周文化 祖先崇拜 宗教文化 《诗经》 农业文明 
描述:《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受到历朝统治者和封建知识分子的重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学界对《诗经》的研究更趋深化,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新的研究角度和方向被引入到《诗经》的研究之中,这促使《诗经》研究进入到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新时期。本文试图从地域文化和部族文化的角度对《诗经》进行整体观照,通过对先周时期整体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和民俗情况的宏观把握来深刻挖掘和阐述《诗经》与先周部族文化的关系。 周族是较早进入农耕的民族,其文化本质上是农业文化,农业文明在《诗经》的周族史诗、颂诗中得到体现,并且这种农业文明从一开始就同周族对祖先神的崇拜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周族史诗、颂诗的双重主题。 古代先民普遍认同灵魂不死,周族认为人死后灵魂归天,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其神灵系统的构成,也促使周族别具一格的祭祀文化的形成;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都是周族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对此问题本文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阐发。 先周时期反映社会等级制度的礼渐趋完备,其饮食文化鲜明地表现出仪式化和等级化的特征,礼仪和酒文化逐步融入饮食习俗之中,成为上古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宋代畜牧业研究
作者: 张显运  日期:2007-04-01 来源 :河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宋代 畜牧技术 畜牧业 
描述: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时期,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为其发展作出了贡献。宋代畜牧业与前代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相比有萎缩的一面,但在许多领域仍在继续发展,主要表现在数量,尤其是饲养管理技术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宋政府非常重视畜牧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设置了较为完备的管理机构。 为保障畜牧业和谐有序的发展,宋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律令措施,约束和规范牧养管理人员的行为,保证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在政府的重视下,宋代官营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监牧养马数量也曾一度达到20多万,牛、羊等牲畜的饲养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私营畜牧业更是硕果累累,相当兴盛。畜牧业作为副业而存在,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 宋代的畜牧技术也有了飞速发展,牲畜的饲养技术、品种改良技术、兽医技术、相畜技术等得到了显著提高。宋代培育和引进了不少畜禽新品种,如广东英州的乳羊、两浙一带的胡羊,京东的鲁鸡、岭南的长鸣鸡等。家畜的繁殖采用了人工辅助交配技术,家禽的孵化上,发明了利用温水、温火提高温度的人工孵化技术。这些技术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尚属首创,大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是宋代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了畜力,为军事工业和手工业提供了原料,为餐饮业提供了肉、蛋、奶等产品,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了名贵的药材。宋代畜牧业的兴盛又促进了牲畜贸易、屠宰业、餐饮业、军器制造业、皮革加工业、毛纺织业、造酒业、制笔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
唐代茶业研究
作者: 郭亮  日期:2007-04-20 来源 :西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茶业 唐代 研究 
描述:茶业在唐代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研究唐代茶业,不仅有助于揭示茶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在唐朝的特殊表现,而且可以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茶业发展和振兴提供历史借鉴。 对唐代茶产地分布状况进行考察,主要是依据正史、政书、类书、诗文、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来完成的。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唐代茶产地的分布特点,并进而分析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状况。首先,唐代茶产地的地理分布呈现出“多个中心,四面开花”的特点。在全国这个大范围内,“江南、淮南、山南、剑南”四个重要产茶道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集中的产茶中心。在各道内部又有太湖产茶中心、淮南产茶中心、江汉产茶中心、三峡产茶中心、川西产茶中心等。在这些产茶中心周围,还散布着一些产茶地,它们像众星拱月一般牢牢地被这些中心所吸引。其次,唐代茶业布局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分布极不平衡。约有90%的产茶地集中于江南、山南、淮南、剑南地区。而岭南、河东、河北各道虽产茶,产地却都只限于一两处。河南、关内、陇右道甚至不见一处产茶地。第三,这些茶产地中约有74.1%的产茶州、91.6%的产茶县,分布于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另外,各地经济水平高低与茶品质好坏也是密切关联的,虽然经济富裕地方不一定产好茶,但好茶一般都产于经济富裕地区。 对唐代茶农生活考察虽有一定难度,却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唐政府的贡茶制度对茶农是赤裸裸的压榨与掠夺。建中三年(782),朝廷首次对茶业征税,以后唐代的茶法一直变化不断,但其呈现出来的总体走向是:征收面不断拓宽,茶税额也在不停上涨。广大茶农因为政府厚敛无度,失去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生活变得日益艰难。 唐代茶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功能。茶叶作为商品,无论对国计还是民生均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唐政府收入增加,商品经济繁荣;而且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同时让农业更具活力,农民生存有一定的保障;另外它也促进了当时制瓷业的进步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伴随着饮茶风习的兴盛,茶叶在唐人的政治与社会文化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它对政权巩固,促进民族融合、改善睦邻关系、加强人际交流、繁荣祖国文化、推动佛教发展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先秦歌谣研究
作者: 赵叶花  日期:2007-05-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深层文化 诗歌形式 诗教 艺术特质 中国诗歌史 文事 文史通义 杂体诗 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化蕴涵 
描述:先秦歌谣作为众多先秦典籍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非常深广的文化蕴涵和十分明显的艺术特质。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绪言,就先秦歌谣的研究现状略作介绍,并指出,先秦歌谣的研究仍待深入。 第一章,先秦歌谣概述,对先秦歌谣的概念进行鉴定,并在揭示先秦歌谣的一般性特征基础上,梳理了歌谣在先秦时期的发展脉络。 第二章,对先秦歌谣的思想内容分类分析,并深入揭示其中的文化蕴涵。 第三章,论证了先秦歌谣的艺术特质及文化成因。即内容上强烈的现实政治针对性;传播上文事相依的特点;艺术上文简事阔却含蕴深远;风格上质直浑朴、厚重理性。这些特质形成的深层文化原因在于:首先,先秦歌谣突出的政治语用色彩与上古时期普通民众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广泛的参政权利有关;而先秦乐教、诗教传统和诗学致用意识,也影响了先秦歌谣政治功利色彩的形成。其次,文事相依的传播方式与先秦著述的传统征引模式有关,大量的先秦歌谣由于文史撰述的征引应用而得以保存。第三,文简事阔却含蕴深远的特质得益于先秦歌谣独到的事象把握功夫。第四,质直风貌的形成与先秦早期文学的特征以及先秦时代浓厚的道德理性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 第四章,论述了先秦歌谣的地位及影响,特别是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独特作用和影响。先秦歌谣形式的繁复密细既为我国正体诗歌形式的确立奠定了广泛的基础,同时也为形形色色的杂体诗的形成,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其孕育、滥觞之功是不能抹煞的。
《诗经》中生活习俗研究
作者: 王志芳  日期:2007-05-01 来源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生活习俗 考古发现 综合分析 《诗经》 文献记载 
描述:《诗经》以其记载历史的真实性和记叙内容的丰富性,加之诗歌特有的简洁、凝练、含蓄的艺术性,激发着历代学者的研究热情。许多学者从民俗学角度关注其中的生活习俗,挖掘和探究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考古资料逐渐被引进《诗经》研究领域,推动了《诗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借助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和丰富的考古发现,通过文字记载和考古实物的有机结合,对《诗经》表现的诸多生活习俗予以综合考察分析,并通过探求交融了宗教信仰、生态条件、经济方式、社会制度、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的生活习俗,再现历史的细节和真实,带读者进入《诗经》的时代,去接近质朴、粗犷的远古世界,从而了解先民的伦理观念、道德信仰、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情感意志,进一步强化人们对《诗经》史料价值的认同和肯定。 本文从《诗经》记载的纷繁复杂的习俗中,选取了最贴近民生的农耕、采集、渔猎、畜牧等物质生产习俗和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婚姻等社会生活习俗,共九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分析。 一、农耕习俗研究 农业生产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物质生产门类,先民根据已经掌握的物候知识,按照时序、节令的不同,有步骤地安排各项农事活动。耕种方式经历了火耕、耜耕、犁耕、牛耕等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诸阶段。耒、耜、斧、斨、钱、镈、銍、錡、銶等生产工具,被用于整地、中耕、收获、加工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相土、开荒、整地、选种、播种、保苗、除草、灌溉、除虫、施肥、收割、晾晒、入仓等一系列耕种过程和管理方法的实施,先民将会收获麦、黍、稷、稻、粱、菽等粮食作物和瓜果菜蔬以及桑、麻、葛等经济作物,并将这些农耕生产所得广泛用于饮食、祭祀、酿酒、养蚕等各个领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时,除运用科学方法以外,也举行典礼仪式,从而形成了藉田劝农、祈报求丰、预卜祈雨等一系列农耕信仰习俗。 二、采集习俗研究 《诗经》反映了商周时期仍与农耕生产并存,在先民的物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采集劳动。从事采集工作者以女性为主,采集者借助简单的工具,于山涧、泽畔等处采摘品类众多的野菜和果实。这些采集品除供食用外,还被用于养蚕、纺织、祭祀、医药、制衣、包裹、缩酒,甚至被用为传情达意的媒介,服务于先民生活的诸多方面。先民通过采集劳动,逐步熟悉了季节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获得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知识。 三、渔猎习俗研究 渔猎是人类早期的谋生手段之一,商周时期的先民运用网渔具、钓渔具以及其他形式的杂渔具,展开了内陆水域和近海的捕捞业。这一时期出现了人工养鱼。丰富的渔业产品除了为人类提供鲜美的食品外,还被用来祭祀、蒙鼓、装备武器等。先民根据不同的狩猎对象选择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被猎获的动物满足了先民对肉食、皮毛、角骨等的需求。统治者的大规模田猎活动又具有娱乐、阅军、习武等性质。 四、畜牧习俗研究 畜牧业是从狩猎经济发展而来的,商末周初是畜牧最蕃盛的时代,这一时期饲养牲畜基本采用圈养和放牧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驯养马、牛、羊、猪、狗等家畜和鸡、鸭、鹅等家禽,各种禽、畜被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于夏商时期的相畜术至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服饰习俗研究 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外在表现,从《诗经》记载中已经能够看出相对稳定的服饰形式和逐渐完备的服饰制度。其时,衣服的原料主要来源于丝、麻、葛、草、皮等。先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纺织、印染技术。各种质地丰富、种类繁多的佩饰是服饰最绚烂多彩的组成部分,展示了先民对美的感受和追求。周代后期,服饰被纳入了礼治的范畴,成了礼仪制度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六、饮食习俗研究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饮食习俗在人类各种生活习俗中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诗经》的记载反映了以农业为主、饲养业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对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从而形成的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随着各种饪食器的不断改进和丰富,蒸、煮、熬等逐渐取代烧、烤而成为主食烹饪的主要方法。这一时期的菜肴按烹调方法的不同,大致有炙品、醢、羹、脍、脯、脩、菹等类型。盐、梅、酒、饴、花椒等各种调料的运用,为烹调艺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先民运用凌阴贮冰和井底冷藏等方法储存食物。饪食器和饮酒器的系列化增加了饮食文化的丰富性。 七、居住习俗研究 在《诗经》所记载的比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存在着地穴式、窑洞式、地面式、干阑式等各种形式的居宅。由夯土、版筑法建成的土木结构的居宅,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的主流。先民根据相应的标选择更有利于生存的居住地和确定更科学的建房时间。居室内一般陈设有筵、席、几、床等家俱。 八、交通习俗研究 人类进入定居阶段以后,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交通设施的修筑,商周时期,道路、桥梁等设施的修建和维护在国家政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车、马、舟船等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交通设施的修筑和交通工具的运用,使人与人之间由此及彼、由近而远的交往和物物交换打破了地缘的局限,为社会生活的丰富提供了可能。 九、婚姻习俗研究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是先秦时期已经确定了的谈婚论嫁的程序。《诗经》所反映的时代已经进入专偶婚时期,但远古群婚、对偶婚等遗俗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出现了婚姻形态多元化的特点。媵婚是贵族阶层诸多妻妾的一个来源,同姓不婚是周代婚姻习俗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本文侧重于从民俗学和考古学角度,选取了《诗经》中记载的农耕、采集、渔猎、畜牧等物质生产习俗和衣、食、住、行、婚姻等社会生活习俗,进行了综合考察分析。《诗经》中以诗歌这种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的诸多生活习俗,基本上能找得到与之相应的考古实物,并有《诗经》之外大量古典文献予以资料的支持。《诗经》记载和考古实物相互印证,说明了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一致性,从而充分证实了《诗经》对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诗经》是诗,同时也是史,它以诗歌这种艺术形式,保存了翔实的历史、文化史资料,承担了记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重任。
马疏及“日损益斋”诗文研究
作者: 王忠禄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马疏 农事诗 唱和诗 陇右地域文化 陇右文学精神 日损益斋古文 陇右文学 日损益斋古今体诗 题画诗 
描述:本文共分四章。绪论部分,结合陇右地域文化,对陇右文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陇右曾产生了一大批杰出作家和著名作品,陇右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相较于其突出贡献而言,学界对陇右文学的关注是十分不够的,尤其对唐以后作家、作品的研究更其如此。我们应从陇右文学的实际出发,对其应有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陇右地域文化与陇右文学的发展紧密联系。陇右文化,是在西北独特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里所说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类。像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和疆域、政区、民族、人口、交通、农牧业等,都属于地理环境。陇右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形成这种文化的基础。同时它也塑造了陇右特有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主要是充满生气,不拘一格和刚毅豪放等。与此同时,农牧文化的劣性在陇右文化中也体现得很充分,如循规、念旧、保守、容易满足等。 陇右文学是陇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陇右古籍十分丰富,张维《陇右著作录》著录甘肃文献约1575种,其中清人著作占近一半。《宣统甘肃新通志》的《艺文类》,收录陇右文献798种。甘肃省图书馆现有藏书270万册,其中古籍10778种,385115册,尚有1900余种,21万册正在遴选分编。如此浩瀚的古籍中有相当一部分与陇右、西北或甘肃有关,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就作家、作品来说,可以说陇右群星灿烂、名作荟萃。《诗经》中歌咏西北的篇什,以及王符、赵壹、秦嘉、徐淑、阴铿、李益、李朝威、李梦阳等,都是闻名全国的陇右作家。就作品形式、体裁而言,陇右边塞诗、传奇小说、敦煌变文、陇右歌谣、花儿等,在中国文学史上特色独具,无可替代。可见,陇右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陇右作家及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清代陇右著名作家马疏,诗文作品颇丰,艺术水平很高,其作品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点,得到时人和后来许多人的好评,但学界对他的关注不够,仅有的一点研究,远不能反映这位作家的创作及贡献。 从第一章开始,论文进入对马疏的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马疏的家世、生平事迹及交游。马疏(1789-1853),字经帏,号南园,巩昌府安定县(今定西市安定区)人。《甘肃通志》有传。马疏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考中进士,入词垣,成为翰林。散馆后,铨授江西龙南县,因父亲请求改任近县,即改铨陕西府谷知县。此后,历任洛南、富平、咸宁等县知县。在陕西府谷、洛南两县,他的治绩突出。他勤于公事,在府谷期间,办理了许多多年未结之案件。因此,这里的老百姓都称之曰“马青天”。道光十一年十月(1831)题调咸宁后,任事一月有余,丁父忧去职。从此遂誓墓不出。后半生在家乡过着躬耕、授徒的生活,是清代陇右著名作家,在当时颇有影响。 马疏归田后生活俭朴,务农之余,还为当地的教育事业作了许多工作。其学生如王笠天、翰林院编修王作枢等,都是陇右著名人物。同时,他在家乡还办了许多社会公益事业。比如,曾主持捐修了许铁堂祠。自丁忧归来后的整个后半生,马疏一直在家乡生活,在劳动之余,常与乡绅、乡贤及好友饮酒赏月、诗词唱和。卒于咸丰三年正月十七日(1853年2月24日),享年六十五岁。 据《陇右著作录》载,马疏的著作有《日损益斋古文》八卷,《日损益斋古今体诗》十八卷,《日损益斋试帖》四卷,时文一卷,《花萼唱和集》一卷。其古文有121篇,主要是代人写的家传、寿序、碑记、祭文等。诗歌1328首,《花萼唱和集》为马考、马疏同著,其中收马疏诗作58首。 本章还对马疏的家世、谱系作了考论。其祖先从河北迁至陕西兴平,后由兴平移到甘肃安定。并对其交游情况进行了考述。马疏的交游,根据其生平的学习与生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中进士之前之师友,如张澍、陆平泉等。第二类,回乡以后之乡友,如李竹坞、苏检斋、安半霞、王杏村等。马疏后半生退隐家乡,于耕种讲学之余,常常与他们诗酒往来,或赏菊、或宴集、或游玩,甚得其乐。第三类,其他。主要指当时定西的地方官员,如王铁山,周古愚等。因资料的缺乏,这些人的情况主要从马疏的诗文考知。 第二章,介绍马疏诗文集的成书及版本,并对其创作分类作了研究。重点研究《日损益斋古今体诗》和《日损益斋古文》。文章从农事诗、题画诗、赠答诗等三个方面,对其诗歌内容及特色进行论述。马疏的农事诗,来自于他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和躬耕田亩的生活实践,诗歌中所描绘的一幅幅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画面,朴素清新。马疏农事诗为当时诗坛带来不少清新气息,与满纸考据、义理的清诗迥然不同。作为清代陇右著名诗人,马疏的赠答诗亦不容忽视。他继承了前代诗人优秀赠答诗传统,抒写真情,使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马疏题画诗数量较多,内容亦颇为丰富。虽然它取材多是人物、山水、走禽、竹菊等,直接触及社会的风俗画很少。但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社会,几乎间接地、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通过它,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艺术化了的人物、山水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的感染,而且还从这些灿烂夺目的折光中,看到社会风俗之一斑,从中给人以可贵的思想启迪和高尚情操的熏陶。第三节对他的散文成就作了概括。马疏散文以应用文为主,其中寿序、墓志铭、祭文等占了大多数,但不乏可读之作。他学习《左传》《史记》和唐宋古文家的优秀篇章,创作出具有一定特点的散文作品。 第三章,对他的文学观作了详尽的阐述。马疏的文学观颇值得关注,其理论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文学创作应有“风骨”、“风雅”。二、文学创作应抒写“性情”。三、文学创作当求创新。他既是清代甘肃很有影响的作家,又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学理论家,他的“风骨”、“风雅”主张,提倡抒写性情和创新理念,不仅指导了自己的创作实践,使其作品达到了“醇乎其醇”的艺术高度,而且直接体现了有清一代作家的文学思想,应当受到学界的重视。 马疏的诗文还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这种意蕴包括:一、反映陇右历史,尤其是他的家乡陇中地区的历史。二、文化价值。在他的有些诗文中,保存了秦陇地区的一些珍贵史料,对现在修地方志很有用处。《定西县志》中的许多人物传,都来自于他的《日损益斋古文》。三、民风、民俗方面的价值。陇右地处内陆,以农为主,这里民风朴素,人情厚道。从马疏诗文,可以看出陇右人的思想和精神。以上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通过对马疏创作的详细研究,得出许多具有地区性特点的启示。第四章,从对马疏这个个案研究引申到对陇右文学的宏观把握。马疏的文学具有突出的地域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他的文学同时也体现了清代陇右文学的创作现状和陇右文学精神。通过他的创作情况,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清代陇右作家创作的一般性。 清代陇右,不仅诗歌、散文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而且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亦有一定的尝试。一些作家透过封建盛世,写出了暴露社会现实,反映人民苦难的作品。当然,此时的陇右文学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作家反映个人思想及生活的作品较多,有的作家传统思想占主要地位,甚至具有迂腐的忠君思想。而反映新的时代气息的作品较少(如民族压迫、商业及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等)。陇右清代文学的现状,大体有如下特点: 其一,文学体裁单一,但诗歌成就突出。清代中叶,社会进入全面繁盛时期。这时候,统治者对表现盛世气象有更加明确的要求,儒家注重诗歌政教作用的传统得到统治者的进一步提倡。[1]所以,相较于其他样式的作品而言,诗歌创作更多。陇右作家也如此。 其二,继承传统多,创新少。政治、思想上的种种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作家们的创作。所以,他们的作品在内容上,较少创新,“继承多而创新少”。陇右因地处内陆,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其三,描绘陇右山河风貌的多,关注社会现实的少。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满清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文化专制政策,不少文人脱离现实,埋首于考据之学,文坛上多是粉饰现实的作品。陇右作家也不例外。虽然,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但其深度、广度都显欠缺。可他们对陇右山川景物的描写则相当多。尽管如此,但清代陇右文学的走向衰微,则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节,论述了陇右文学精神。陇右文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期望世风真淳。“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悲叹反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和对精神家园的选择。作家们对现实世界无能为力,就在文学作品里构筑自己的理想,与现实进行抗争。2、关心民生疾苦。中国古典诗歌极多的一个题材,就是反映民生活疾苦。他们有的是作为受疾苦人群的一部分、当事人来反映的;也有些诗人秉承诗骚传统和儒家思想,有意识地创作。3、克俭于家的优秀品质。陇右自然条件艰苦,人民生活困难。他们只有辛勤劳动,克俭于家,才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活下去。陇右人刚强、劲悍、纯朴、诚实,但同时又安贫乐道,易于满足。这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双重合力的结果,但主要得力于陇右特殊的自然环境的含孕化育。[1]4、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的精神。5、尚武精神。陇右是多民族聚居区,这里自古战争多发,人们有习武的习惯。 最后是附录部分。将马疏年谱、有关马疏的研究资料和“日损益斋”诗的校点附于文后,以便同仁作进一步研究之用。
《诗经》中所见观念的分类研究
作者: 边思羽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政治观念 家庭伦理观念 生活观念 婚恋观念 诗经 宗教观念 
描述:《诗经》是一部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它用诗歌这种感性的方式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历史。大到国家宗庙祭祀、军事战争、朝会宴飨,小到庶民百姓蚕桑农耕、屯戍行役、婚丧嫁娶、娱乐游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诗经》所描写、表现的对象。由此,《诗经》也开创了农事诗、田猎诗、征役诗、婚恋诗、政治美刺诗、战争诗、宴饮诗、祭祀诗等诗歌主题。由于,《诗经》不同的题材反映不同的社会生活,所以不同的观念也就蕴含在不同的诗歌主题中。透过《诗经》这面文学之镜,我们不但可以看到《诗经》时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并且可以使我们抵达他们广阔的精神视域,洞悉到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秉持的生活观念、婚恋观念、家庭伦理观念、政治观念、宗教观念。 论文正文可分为七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讲述选题依据,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进行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诗经》中所见之生活观念。在《诗经》农事诗、田猎诗、征役诗中蕴含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持有的观念,包括重农观念、天人合一观念、失时得时观念、以“勤”为美德的观念、好勇尚武、崇尚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安土重迁的家园观念以及贵“合”等生活观念。 第三部分:《诗经》中所见之婚恋观念。在《诗经》婚恋诗中蕴含着人们在婚恋生活中的爱情观念与婚姻观念。爱情观念包括:对爱情自由、大胆追求的观念;对爱情执着专一的观念;以及以礼制情的观念。婚姻观念包括:遵“礼”从“俗”的观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追求自主婚姻并存的观念;同姓不婚观念;与门第观念。 第四部分:《诗经》中所见之家庭伦理观念。《诗经》中所见的家庭伦理观念蕴含在多种主题的诗篇中,共同表现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爱等观念为人们所崇尚。 第五部分:《诗经》中所见之政治观念。《诗经》政治美刺诗、战争诗、宴饮诗中都蕴含着《诗经》时代人们的政治观念,具体有以德配天、敬天保民、尊贤重才、忠君爱国、厌战、礼乐致和等观念。 第六部分:《诗经》中所见之宗教观念。《诗经》诵祷诗、农业祭祀诗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诗歌蕴含着《诗经》时代人们的宗教观念,有至上神崇拜;祖先崇拜;以德配天;自然崇拜;怨天、疑天、骂天等观念。 第七部分:结语。总结《诗经》中所见观念的文化内涵及现代意义。
陶渊明田园诗对《诗经》农事诗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满晓艳  日期:2009-05-25 来源 :延边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事诗 陶渊明 田园诗 《诗经》 
描述:提起田园诗,我们自然会想到我国著名诗人陶渊明,但是对田园生活描写的田园诗,陶渊明并不是最早起始者,因为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很多对于田园生活、田间劳作方面的诗歌,只是那时被称作为农事诗,这些诗歌语言质朴,叙事性较强,且结构形式还不够规范,而且在数量上所占的比重不够多,质量上都不够成熟。从《诗经》中的农事诗到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发展成熟,大致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但在这八百年里田园诗几乎出现了“断档”的情况,儒家文化占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劳动持一种鄙视的态度,儒家贱农的思想不仅“源远”,而且“流长”,千百年来一直弥漫于中国士人的意识中,强大而根深蒂固。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作为名门之后又从小“游好在六经”的陶渊明,却打破了这个传统,第一次把劳动作为赞美与讴歌的对象,开拓了新的诗风,奠定了后世田园诗的艺术风格特色,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他的语言的平淡朴素关系很大,且读起来琅琅上口。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的平淡自然,却不浅薄无味,而且境界开阔,让人回味无穷。 《诗经》农事诗是陶渊明田园诗发展的的一个温厚的母体,无论是在语言风格、思想内容、还是在创作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陶渊明的田园诗对《诗经》的农事诗的又有继承与发展。陶渊明的诗歌把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华历史上的瑰宝,也直接地影响了唐代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诗的创作风格。在陶渊明的笔下,田园与劳动第一次在文人作品之中变得有意义,而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则更丰富多彩。他的影响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方面的,他的名士的风范与隐士的精神也对后世的文人志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把陶渊明田园诗与《诗经》农事诗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详细而系统的论述。
< 1 2 ... 3 4 5
Rss订阅